当前位置:首页>诗词大全>高启

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

〔元代〕高启

jiāngláicóngwànshānzhōng
shānshìjìnjiāngliúdōng
zhōngshānlóng西shàng
làngchéngchángfēng
jiāngshānxiāngxióngxiāngràng
xíngshèngzhēngkuātiānxiàzhuàng
qínhuángkōnghuángjīn
jiācōngcōngzhìjīnwáng
huái怀sāiyóukāi
jiǔhānzǒushàngchéngnántái
zuòjuécāngmángwàn
yuǎnhuāngyānzhīzhōnglái
shítóuchéngxiàtāoshēng
qiānqúnshuígǎn
huángluòjìngxiáng
tiěsuǒhéngjiāngwèiwéi
qiánsānguó
hòuliùzhāo
cǎoshēnggōngquēxiāoxiāo
yīngxióngchéngshí
zhànxiěliúháncháo
shēngxìngféngshèngrénnánguó
huòluànchūpíngshìxiū
cóngjīnhǎiyǒngwéijiā
yòngchángjiāngxiànnánběi

大江来从万山中,山势尽与江流东。钟山如龙独西上,欲破巨浪乘长风。江山相雄不相让,形胜争夸天下壮。秦皇空此瘗黄金,佳气葱葱至今王。我怀郁塞何由开,酒酣走上城南台;坐觉苍茫万古意,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!石头城下涛声怒,武骑千群谁敢渡?黄旗入洛竟何祥,铁锁横江未为固。前三国,后六朝,草生宫阙何萧萧。英雄乘时务割据,几度战血流寒潮。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,祸乱初平事休息。从今四海永为家,不用长江限南北。
译文

大江来从万山中,山势尽与江流东。滔滔长江从万山中奔腾而来,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。

钟山如龙独西上,欲破巨浪乘长风。而只有钟山山势由东向西,蜿蜒如龙,似乎要与江河相抗衡。

江山相雄不相让,形胜争夸天下壮。长江与钟山相互争雄,两者之势堪称天下壮景。

秦皇空此瘗黄金,佳气葱葱至今王。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之下埋下黄金,以振“王气”,但这里山川灵秀之气象至今还是旺盛的。

我怀郁塞何由开,酒酣走上城南台;我心中的忧思怎样才能解开?醉着酒走上雨花台看看。

坐觉苍茫万古意,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!雨花台上,面对荒烟落日,一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,油然而生。

石头城下涛声怒,武骑千群谁敢渡?石头城下,江水震怒汹涌,北边的千万铁骑怎敢渡江?

黄旗入洛竟何祥,铁锁横江未为固。不过吴主孙皓,打着黄旗北去洛阳,竟成俘虏,这分明是凶兆,可见连铁索横江都不牢固!

前三国,后六朝,草生宫阙何萧萧。历经前代吴国,后代南朝,六朝故都宫阙荒芜,草木已繁茂!

英雄乘时务割据,几度战血流寒潮。一方霸主忙于割据称雄,几度厮杀之,只能使血流入江河似寒潮一般。

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,祸乱初平事休息。我这一生,遇到圣人很是幸运,起江南发兵,平定争霸之乱,如今已得休养生息。

从今四海永为家,不用长江限南北。从此四海之内永远一家人,长江不再用以限阻南北。

滔滔长江从万山中奔腾而来,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。 而只有钟山山势由东向西,蜿蜒如龙,似乎要与江河相抗衡。 长江与钟山相互争雄,两者之势堪称天下壮景。 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之下埋下黄金,以振“王气”,但这里山川灵秀之气象至今还是旺盛的。 我心中的忧思怎样才能解开?醉着酒走上雨花台看看。 雨花台上,面对荒烟落日,一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,油然而生。 石头城下,江水震怒汹涌,北边的千万铁骑怎敢渡江? 不过吴主孙皓,打着黄旗北去洛阳,竟成俘虏,这分明是凶兆,可见连铁索横江都不牢固! 历经前代吴国,后代南朝,六朝故都宫阙荒芜,草木已繁茂! 一方霸主忙于割据称雄,几度厮杀之,只能使血流入江河似寒潮一般。 我这一生,遇到圣人很是幸运,起江南发兵,平定争霸之乱,如今已得休养生息。 从此四海之内永远一家人,长江不再用以限阻南北。
注解
1
钟山:即紫金山。此句化用《南史·宗悫(què)传》“愿乘长风破万里”语。这里形容只有钟山的走向是由东向西,好像欲与江流抗衡。“秦始皇埋金玉杂宝以压天子气,故名金陵”。瘗(yì),埋藏。佳气,山川灵秀的美好气象。葱葱,茂盛貌,此处指气象旺盛。王,通“旺”。
2
郁塞:忧郁窒塞。
3
城南台:即雨花台。
4
坐觉:自然而觉。坐,自,自然。
5
石头城:古城名,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,以形势险要著称。
6
黄旗入洛:三国时吴王孙皓听术士说自己有天子的气象,于是就率家人宫女西上入洛阳以顺天命。途中遇大雪,士兵怨怒,才不得不返回。 此处说“黄旗入洛”其实是吴被晋灭的先兆,所以说“竟何祥”。
7
铁锁横江:三国时吴军为阻止晋兵进攻,曾在长江上设置铁锥铁锁,均被晋兵所破。
8
三国:魏、蜀、吴,这里仅指吴。
9
六朝: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均建都金陵,史称六朝。这里指南朝。
10
萧萧:冷落,凄清。
11
英雄:指六朝的开国君主。
12
务割据:专力于割据称雄。务,致力,从事。
13
圣人:指明太祖朱元璋。
14
事休息:指明初实行减轻赋税,恢复生产,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。事,从事。
15
四海永为家:用刘禹锡《西塞山怀古》“从今四海为家日”句,指全国统一。
赏析
此诗作于公元1369年(洪武二年),明代开国未久之际。作者生当元末明初,饱尝战乱之苦。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《元史》的修撰,怀抱理想,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。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,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之际,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,他的思潮也不禁翻滚。历史上古都金陵几度废兴的往事如在眼前。 诗的开头描写所看到的景色:长江从万山丛中呼啸东下,锺山似蟠龙乘风西上。江山形胜,使诗人想起当初秦始皇曾在此地埋下金玉杂宝,以镇压金陵的“天子之气”,但徒劳无功,金陵依然“王气”旺盛,此时又成了新建立的朱明王朝的京城。 接着笔头一转,写诗人自己的心绪和感慨。诗人说自己本是为了排遣胸中的“郁塞”而在酒后登台眺江的。建国之初,气象更新,何来愁思?读完全诗,便不难明白,他是从历史的教训而生忧患。“荒烟落日”的远景使他引发“苍茫万古意”,石头城下的涛声使他想起了三国、六朝的旧事。当年南朝陈后主君臣曾以为“长江天堑,古来限隔,虏军岂能飞渡?” 后来却成为北军的阶下囚。三国吴主孙皓迷信“黄旗紫盖见于东南,终有天下者,荆、扬之君乎”的谣传,带了王室及后宫数千人要去洛阳称帝,结果途遇大雪,士卒怨怒,只好返回。过了九年,晋军伐吴,吴在长江险要之处设置铁链,横锁江面,可是依旧挡不住进攻,孙皓只好出城投降。此时自三国东吴建都以来的六朝宫殿,都已杂草丛生,残败破落,那些妄想凭藉长江天险割据一方的“英雄”,只能让血流如潮,给百姓带来灾难,而一无所得。最后四句又回到现实,诗人庆幸躬逢盛世,歌颂“圣人”朱元璋平定天下,与民休息,从此可以四海一家,不再因长江分割南北而起干戈。联系全诗主旨,这与其说是诗人对现实的歌颂,毋宁说是诗人对国家的期望。居安思危,新建起来的明朝会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呢?所以这四句声调是欢快的,但欢快中带有一丝沉郁的感情;心境是爽朗的,但爽朗中蒙上了一层历史的阴影。既豪放伟岸,又沉郁顿挫。全诗气势豪放,音韵铿锵,舒卷自如,纵横随意。
创作背景

高启的诗

  • 寻胡隐者

    渡水复渡水,看花还看花。春风江上路,不觉到君家。

  • 清明呈馆中诸公

    新烟着柳禁垣斜,杏酪分香俗共夸。白下有山皆绕郭,清明无客不思家。卞侯墓下迷芳草,卢女门前映落花。喜得故人同待诏,拟沽春酒醉京华。

  • 咏梅

    琼姿只合在瑶台,谁向江南处处栽。雪满山中高士卧,月明林下美人来。寒依疏影萧萧竹,春掩残香漠漠苔。自去何郎无好咏,东风愁寂几回开?

  • 步至东皋

    斜日半川明,幽人每独行。愁怀逢暮惨,诗意入秋清。鸟啄枯杨碎,虫悬落叶轻。如何得归后,犹似客中情?

  • 牧牛词

    尔牛角弯环,我牛尾秃速。共拈短笛与长鞭,南陇东冈去相逐。日斜草远牛行迟,牛劳牛饥唯我知;牛上唱歌牛下坐,夜归还向牛边卧。长年牧牛百不忧,但恐输租卖我牛。

  • 客中忆二女

    每忆门前两候归,客中长夜梦魂飞。料应此际犹依母,灯下看缝寄我衣。



关于长江的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