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诗词大全>孟浩然

早寒江上有怀/早寒有怀/江上思归

〔唐代〕孟浩然

luòyànnán
běifēngjiāngshànghán
jiāxiāngshuǐ
yáochǔyúnduān
xiānglèizhōngjìn
fāntiānkàn
jīnyǒuwèn
pínghǎimànmàn

木落雁南度,北风江上寒。我家襄水曲,遥隔楚云端。乡泪客中尽,孤帆天际看。迷津欲有问,平海夕漫漫。
译文

木落雁南度,北风江上寒。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,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。

我家襄水曲,遥隔楚云端。我家就在弯曲的襄水边,远隔楚地天地云海茫茫。

乡泪客中尽,孤帆天际看。(孤帆 一作:归帆)思乡的眼泪在异乡流尽,遥看天边的归来孤帆。

迷津欲有问,平海夕漫漫。风烟迷离渡口又在何处,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。

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,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。 我家就在弯曲的襄水边,远隔楚地天地云海茫茫。 思乡的眼泪在异乡流尽,遥看天边的归来孤帆。 风烟迷离渡口又在何处,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。
注解
1
木落:树木的叶子落下来。
2
雁南度:大雁南飞。一作“初”。
3
襄水曲:在汉水的转弯处。襄水,汉水流经襄阳(今属湖北)境内的一段。曲,江水曲折转弯处,即河湾。一作“湘”,又作“江”。一作“上”。
4
楚云端: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。一作“山”。
5
乡泪客中尽:思乡眼泪已流尽,客旅生活无比辛酸。
6
孤:一作“归”。
7
天际:天边。一作“天外”。
8
迷津:迷失道路。津,渡口。
9
平海:宽广平静的江水。
10
漫漫:水广大貌。
赏析
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。全诗情感是复杂的。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,有意归隐,但又想求官做事,以展鸿图。这种矛盾,就构成了诗的内容。 “木落雁南度,北风江上寒”,这两句是写景。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,点明季节。木叶渐脱,北雁南飞,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。但是单说秋,还不能表现出“寒”,作者又以“北风”呼啸来渲染,使人觉得寒冷,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“早寒”。 落木萧萧,鸿雁南翔,北风呼啸,天气寒冷,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。处身于这种环境中,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,所谓“悲落叶于劲秋”(陆机《文赋》)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远离故土,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就更是如此了。 这是一种“兴”起的手法,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。作者面对眼前景物,思乡之情,不免油然而生。“襄水”,亦即“襄河”。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,所以作者以“曲”概括之。“遥隔”两字,不仅表明了远,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,不能归去。这个“隔”字,已透露出思乡之情。作者家住襄阳,古属楚国,故诗中称“楚云端”,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(与长江下游相比),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,可望而不可即,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。“我家襄水曲,遥隔楚云端”,看来句意平淡,但细细咀嚼,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、造意之苦的。 如果说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,带有含蓄的意味,而又未点明;那么第三联的“乡泪客中尽”,不仅点明了乡思,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。不仅他自己这样思乡,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他自己的归去,遥望着“天际”的“孤帆”。家人的想望,是假托之词,然而使思乡的感情,抒发得更为强烈了。“迷津欲有问”,是用《论语·微子》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。长沮、桀溺是隐者,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。长沮、桀溺不说津(渡口)的所在,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、奔走四方,以求见用,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。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。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,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(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),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,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,故以“平海夕漫漫”作结。滔滔江水,与海相平,漫漫无边,加以天色阴暗,已至黄昏。这种景色,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。 这首诗二、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,毫无斧凿痕迹。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,信手拈来,就地成对,极为自然。第三联“乡泪”是情,“归帆”是景,以情对景,扣合自然,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。最后又以景作结,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。
创作背景
孟浩然曾于公元727年(唐玄宗开元十五年)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,公元729年(开元十七年)至733年(开元二十一年)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。这首诗当作于漫游长江下游时期的一个秋天。

孟浩然的诗

  • 春晓

    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
  • 过故人庄

    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

  • 夜归鹿门歌

    山寺钟鸣昼已昏,渔梁渡头争渡喧。人随沙路向江村,余亦乘舟归鹿门。鹿门月照开烟树,忽到庞公栖隐处。岩扉松径长寂寥,惟有幽人夜来去。

  • 宿建德江

    移舟泊烟渚,日暮客愁新。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

  •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

    送君不相见,日暮独愁绪。江上空裴回,天边迷处所。郡邑经樊邓,山河入嵩汝。蒲轮去渐遥,石径徒延伫。

  • 岁暮归南山

    北阙休上书,南山归敝庐。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疏。白发催年老,青阳逼岁除。永怀愁不寐,松月夜窗虚。



关于秋天的诗

  • 古歌

    秋风萧萧愁杀人,出亦愁,入亦愁。座中何人,谁愁怀忧?令我白头。胡地多飚风,树木何修修。离家日趋远,衣带日趋缓。心思愁能言,肠中车轮转。

  • 燕歌行

    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。群燕辞归雁南翔,念君客游思断肠。慊慊思归恋故乡,君何淹留寄他方?贱妾茕茕守空房,忧来思君不敢忘,不觉泪下沾衣裳。援琴鸣弦发清商,短歌微吟不能长。明月皎皎照我床,星汉西流夜未央。牵牛织女摇踵望,尔独何辜限河梁?

  • 酬刘柴桑

    穷居寡人用,时忘四运周。门庭多落叶,慨然知已秋。新葵郁北牖,嘉穟养南畴。今我不为乐,知有来岁不?命室携童弱,良日登远游。

  • 秋怀

    凉叶萧萧散雨声,虚堂淅淅掩霜清。黄华自与西风约,白发先从远客生。吟似候虫秋更苦,梦和寒鹊夜频惊。何时石岭关山路,一望家山眼暂明?

  • 悼室人诗

    秋至捣罗纨。泪满未能开。风光肃入户。月华为谁来。结眉向珠网。沥思视青苔。鬂局将成葆。带减不须摧。我心若涵烟。葐蒀满中怀。

  • 秋至怀归诗

    怅然集汉北。还望岨山田。沄沄百重壑。参差万里山。楚关带秦陇。荆云冠吴烟。草色敛穷水。木叶变长川。秋至帝子降。客人伤婵娟。试访淮海使。归路成数千。蓬驱未止极。旌心徒自悬。若华想无慰。忧至定伤年。